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办理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2:38:11  浏览:87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办理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的通知

司法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办理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的通知
1992年3月21日,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司法厅(局):
为了维护国家公证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正确认定和处理玩忽职守罪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现就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正确办理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的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维护国家公证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预防和查处公证人员玩忽职守行为,是各级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共同任务。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在查处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中,既要各司其职,秉公执法,又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二、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是指公证人员在公证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或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文书予以公证的;
2、严重违反办证程序,对应当审查的材料不予审查,应当调查核实的事实不予调查核实,应当报送领导审批的事项不报送审批,对不真实、不合法并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事实或文书予以公证的。
三、公证人员具有下列情形者不应视为玩忽职守行为:
1、公证人员在公证活动中虽有失职行为,但不属于严重不负责任,而是由于制度不完善、法律政策规定不明确,或由于工作缺乏经验、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
2、公证人员已尽到自己的职责,由于当事人或有关证人故意提供伪证,或当事人双方串通欺骗公证机关,造成公证书不真实或不合法的。
四、对于公证人员在公证活动中应负职责的认定,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和司法部制定的关于公证工作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五、由于公证人员玩忽职守行为,给国家、集体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检察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依法处理。
六、司法行政机关发现或经初步调查,认为属于触犯《刑法》第187条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有关材料和查处建议移送相应的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该移送的案件应及时受理,认真审查。决定立案侦查的,应将查办结果通报移送案件的司法行政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将不立案的决定及理由通报移送案件的司法行政机关。
七、检察机关查处的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如不构成犯罪,应予撤案,移送相应的司法行政机关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应予受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移送案件的检察机关。
八、司法行政机关对检察机关要求协助调查的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应积极予以协助。司法行政机关对检察机关查处的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如有不同意见,可向承办单位提出,承办单位应及时给予答复。
九、检察机关依法对玩忽职守的公证人员作出提起公诉、免于起诉或撤消案件的决定后,应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及相应的司法行政机关。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提出检察建议,有关单位对该检察建议的处理结果,应及时通报承办案件的检察机关。
十、对司法行政机关已经作出处理,尚需移送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案件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已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和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尚未终结的案件,不宜公开报道。
各级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认真执行上述通知。执行中遇有新的情况和问题,应按系统逐级报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总理,玩点真的吧

芥末味的夏天


  在网上,看到昨天总理访谈录,心里暖洋洋的,就像刚喝了一斤65度老白干一样。但,暖过之后又觉得很凉,因为这么多年,总理允诺许多好事,都落实不了。
  就说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吧,总理许下许多诺言,国家也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但,你到工商局和税务局试一下,一样也落实不了。
  还有房价“国六条”、“国八条”……限价政策多了去啦,但实际情况是房价越调越高,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子,只能望房兴叹。或者只能站在街上骂房。

  这次总理又许了四条愿,但,实际内容只有两条:

  一、安居工程——“经济适用”,“廉租房”。这东西本来是为市长的小舅子,土地局长的小情人,还有送的起礼的大款们准备的。老百姓等着这房子住——驴年去啦!

  再说这和原先的“福利房”有啥本质区别呢?

  福利房时代的噩梦还要重演吗?——房管局长们每人据有十几套福利房,“快乐张大民”只能把孩子们生在长树的小窝棚里——太可怜了!

  二、改造棚户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几天我在网上发了一篇《谁为天价拆迁补偿费埋单?》的文章,请总理偷闲一阅,然后再说这种话。
  至于您说的其他调控手段,都是说过得啦,结果也可想而知——不是把房地产市场调死,就是把房价越调越高。
  总理,您是好人,也是好心,我绝没有埋怨您的意思。在一个没有哲学,没有宏观经济学指导的时代,做您这角色,太难了。
  我既不是这专家,也不是那教授,但,我出几个点子,咱玩点真的,行吗?

  一、目前的高房价,根本原因在于刚性需求。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理性地调节市场需求(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第一次),这是治理高房价的根本之道。
  办法很简单,成立“居民住房消费合作社”的公民合作组织,把无序的,隐性的市场需求公开化,条理化。然后根据“住房消费合作社”的需要,以开发商为中介,合理地配置资源,收取税费和规费。然再由市场决定住房品质和价格。
  我敢拿脑袋担保,只要这样做,房价立刻下降20?-30?;而且开发商还有合法的利润空间。“万恶的开发商”再也不用背黑锅了。

  二、以“第三次土地革命”的精神,向以党内资产阶级为核心的新土豪劣绅开战,坚决清理城乡违法占地、圈地。并将一切违法占地收复为国有。
  只要您敢这样做,再加上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正如您允诺的那样),中国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再占一分耕地,也不乏低成本住宅建设用地。

  三、土地的有效供给和市场理性化问题解决以后,就要改革制度。要坚决禁绝“吃祖宗饭,刮百姓油,造子孙孽”的土地财政现象。将国家在住宅开发、建设、销售各环节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统一化,税率统一在15-30?之间。

  四、充分利用新思维,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四位一体的手段,改变人的居住观,住宅观和住宅本身的品质(怡人、宜居、环保、节能)。

  五、鼓励居民进行“文化住宅”和“住宅文化”投资。
  以上方法试没试过,我不敢说。我敢说,准行!
  怎么样,总理,敢玩真的吗?
  如果以上几点您办不到,说点再简单实在一点的。

  一、在全国实行土地招、拍、挂的“合理标”制度,彻底废除从当年港英当局那里学来的缺德带冒烟的土地招标竞价制度。

  二、将房价纳入计划调控的范畴。

  这总行了吧?





宁波市遗体捐献条例

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


宁波市遗体捐献条例

(2002年9月29日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2年10月31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 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遗体捐献工作,发展医学科学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角膜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遗体捐献及其管理活动。
  第四条 遗体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捐献的遗体应当无偿用于医学教学、医学科研以及临床解剖和角膜移植。
  第五条 捐献人捐献遗体的意愿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是本市遗体捐献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和县(市)、区红十字会承担遗体捐献的日常工作。
  公安、民政、司法、财政、教育、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遗体捐献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应当配合开展遗体捐献工作的公益性宣传。
  第七条 接受遗体捐献的单位(以下简称接受单位),应当是有开展医学科研、教学业务能力的医学大专院校、医学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并有专门从事遗体接受工作的机构、人员和与开展遗体接受工作相适应的设施。
  第八条 接受单位应当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取得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资格,并受市红十字会委托后,方能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
  第九条 市和县(市)、区红十字会以及接受单位是遗体捐献的登记机构(以下统称登记机构)。
  市红十字会应当向社会公布各登记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和工作时间。
  第十条 捐献人捐献遗体应当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捐献人可以自己到登记机构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或者要求登记机构上门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
  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后,捐献人可以变更登记内容或者撤销登记。
  第十一条 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时应当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遗体捐献登记表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
  (一)捐献遗体全部或者角膜及其用途;
  (二)遗体捐献执行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及同意执行的意见;
  (三)遗体捐献的接受单位;
  (四)遗体利用后的火化及处理。
  捐献人可以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上注明遗体捐献保密的要求,登记机构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登记机构应当告知捐献人和执行人有关遗体捐献的程序与事项,指导填写表格,并颁发捐献卡和纪念证。
  遗体捐献登记表、捐献卡和纪念证,由市红十字会统一印制。
  第十二条 遗体捐献的执行人由捐献人的近亲属担任,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愿担任执行人的,也可以由在工作上、生活上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自然人或者捐献人生前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和其他有关单位担任执行人。
  第十三条 捐献人死亡后,执行人应当及时通知相应的接受单位办理有关手续。
  执行人因丧失行为能力等原因不能执行的,捐献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通知相应的接受单位。
  第十四条 接受单位收到接受遗体的通知后,应当依据捐献人的捐献卡以及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及时接受遗体,并出具接受遗体的证明。捐献人生前所在单位凭接受遗体证明发放丧葬费用。
  接受单位在接受遗体过程中发现有国家规定不宜接受的情形的,应当向执行人说明情况。
  第十五条 接受单位利用捐献的遗体,应当严格依照捐献人的生前意愿,遵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
  接受单位必须保管好捐献的遗体。利用完毕的遗体,由接受单位负责送殡仪馆火化,其费用由接受单位承担。
  第十六条 接受单位应当建立专门档案,完整记录遗体的利用情况。捐献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执行人有权查询遗体的利用情况,接受单位应当答复。
  第十七条 从事遗体捐献登记、接受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有关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遵守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实行规范、文明服务。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经市红十字会委托,以红十字会名义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由市红十字会责令其改正;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接受单位不按规定接受遗体的,由市红十字会责令其立即改正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委托、责令其停止使用红十字标志。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接受单位改变遗体用途或进行有偿利用遗体活动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从事遗体捐献登记、接受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